top of page

漫步故宮—穿越印象左岸之美

國立故宮博物院的《印象・左岸—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》來臨,回憶起青春的時光在巴黎,數不盡的美術、博物館伴隨著筆者,法國代表性的藝術殿堂,位於塞納河左岸、被譽為「歐洲最美博物館」—奧塞美術館印象派畫作就是最深刻與喜愛的館藏,如今踏上故宮,移情自己漫步在巴黎了!

1848至1914之間的經典藝術作品即是奧賽美術館的主要收藏,引領觀者進入19世紀藝術美學的歲月年華。

▲拾穗 Les Gleanuses Salon (The Gleaners) 作 者 : 米勒 Millet Jean Francois 年 份 : 1857 年 原 作 材 質 : 油彩.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。(圖/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Musee d’Orsay, Paris)

米勒是19世紀法國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傑出寫實主義畫家。 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,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。用新的眼光去觀察自然。

米勒在巴比松,傾全力於農村題材的創作。接觸他所熟悉的農民,許多重要作品都在此產生。像那些真正的扶鋤的農人一樣,一邊從事繁重的耕作勞動補助生活,一邊又從事著他艱苦的藝術勞動。他用飽蘸的畫筆,畫他所接觸和熟悉的農民,歌頌他們的勞動、情感和淳樸善良的性格;同時也揭露剝削制度的殘酷,暴露農村的種種不幸,在沉鬱凝重的藝術追求中透露了自己強烈的愛與憎恨。他說:“我生來是一個農夫,我願意到死也是一個農夫。我要盡力描繪我所感受到的事物。”

▲晚禱.年 份 : 1857 - 59 年 原 作 材 質 : 油彩.畫布 Oil on canvas 原 作 尺 寸 : 55 x 66 cm。(圖/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Musee d’Orsay, Paris)

《拾穗》與《晚禱》是他在巴比松赭色原野之上的代表作,米勒的繪畫真實反映了農民的日常生活與艱苦勞動。在其作品中,表達了對農民貧窮生活的深刻同情,如實地反映出農村的百態與勞動者的苦難,藉由筆下主角的痛楚、折磨,去表現底層生活的傷感。試圖傳達人們內在的精神與尊嚴。描繪和歌頌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淳樸性格,呈現出強烈的反動性,揭示了農民的心聲。畫風以質樸、凝重、富有氣氛著稱,精細勾勒出寫實的鄉村生活,卻有英雄史詩般的壯闊。

在經典畫作引領之下,細細品味大師筆觸下的豐富情感;深深感受名畫中的色彩與線條之美,在奧賽美術館的典藏中墜入19世紀的美學世界與藝術風貌。

-

本文作者簡介 徐筱婷 Aimee Hsu 法國巴黎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現代藝術博士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索邦Paris IV Sorbonne藝術碩士 中華人文藝術品美學協進會副理事長 明鼎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藝術顧問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時尚系助理教授 華夏科技大學妝應系助理教授 Han珠寶藝術公司藝術總監

創作風格 古典浪漫,唯美夢幻 專長為藝術創作,藝術鑑賞,珠寶設計,服裝設計,時尚展演,流行美學…留法接觸歐洲古典藝術、當代時尚設計與流行美學研究。

bottom of page